张泽、陈云敏、严建华、朱敏洁: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浙江大学的学术带头人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
第一,团队组建。依托研究所或者二级学科,由学科带头人领衔,围绕国家重大急需,开展全链条创新。
第二,平台建设??萍蓟∩枋┢教ㄗ魑Э频男M饣?,为学科发展提供充足物理空间和科技基础设施,为学科由基础研究向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延伸创造了条件。
第三,方向凝练。进一步明晰了学科发展方向,将学科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关键难题结合起来,将学科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企业的前瞻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流学科建设的内生驱动力。
第四,任务导向。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学科的主要任务,即一方面加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性研究,推动颠覆式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围绕关键技术,推进全链条创新。
第五,人才培养。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有能力开展全链条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创新了人才培养范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研发能力强劲的创新人才。
张文虎:《庄子》论“孝”的逻辑演进
一般提及“孝”,都会联想到儒家诸子的孝道观。其实,《庄子》中对于“孝”的阐述具有迥异于儒家的思辨特色?!蹲印仿邸靶ⅰ贝嬖谌霾愦蔚穆呒平?。首先,“事亲之孝”体现出非责任性的特点。其次,基于“事亲之孝”的“非责任性”,庄子建构了方外之“至孝”的观念。为了到达“至孝”,则需“忘”的修养工夫。最后,庄子所追求之“逍?!薄拔尬钡娜松硐?,其实是对“至孝”观念的解构。
宋洪远:建立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节粮减损的宣传与教育引导。广泛借助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二是加强节粮减损的法制与监督约束。要加强立法修规,积极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强化依法管粮依规节粮。尽早出台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节粮减损的奖惩措施。
三是加强节粮减损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建立专业化、一体化的粮食全流程服务中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杨程:综合改革释放中小学办学活力
释放中小学办学活力,要牵住教育评价改革的牛鼻子,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要扭转“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倾向;要充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要强化学??纬淌凳┲魈逶鹑?,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科学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校本课程;要不断扩大学校人事工作的自主权,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要加大学校行政领导人员聘任制推行力度,由学校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名、考察、聘任副校长;要注重加强学校的资源保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
熊亦冉:重审莱辛与温克尔曼之争
温克尔曼是莱辛《拉奥孔》中的主要论敌。温克尔曼提出“静穆的希腊”这一观点,并总结出希腊造型艺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一主要特征。而莱辛在回应温克尔曼的同时,则意在发现“行动的希腊”,即发现真正的实践主体,论述英雄的理想性格。但莱辛与温克尔曼的主张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追寻人性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原文链接:通过审美追寻人性的完整与丰富——重审莱辛与温克尔曼之争
尹媛萍:“数字转向”下的史家“构图”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历史学正在迎来一次“数字转向”,也就是在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史学变革。史学“数字转向”的最直观表现,或许是“数据库”代替了“史料集”。史学看似“过去之学”,却总是怀抱“未来”之念。无论是否称之为探索“历史规律”,在“历史图画”中展现和表达关于人类社会变迁的贯通性认识,正是史学家“构图”能力最鲜明的体现。
邱旭玲:情感史的研究或将推动历史书写的改变
近年来,情感被视为塑造历史文化的重要因素,史学研究面临着“情感转向”的趋势。伊格尔斯等人在回顾21世纪初期的历史学时明确指出:“探究情感在历史中的作用”已构成历史写作的趋势和重点之一。随同情感史而来的,则是对其研究方法和书写方式的思考。推动各学科间的成果交流能形成更加完善、深入的情感史思想网络。情感史的研究或将推动历史书写的改变。情感史是一个新颖的研究领域,它的方法论与理论基础仍然处在发展阶段。
罗平汉: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如何提出来的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特别是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理论文章,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1939年底1940年初,毛泽东在进一步总结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战爆发以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接连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的说明。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现阶段民主革命和未来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魏玉金:抓实基层 夯实基础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结合基层实际给“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几点建议:精准推进全民普法工作。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菇ň蓟ザ狡辗üぷ餍履J?。加快推进强镇扩权工作。健全完善务实高效的用编用人制度。探索适应实际的财政管理模式。合理确定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加速全科医生培养。强化公共卫生应急服务。加大对基层普高教育的投入力度。
吴协恩:建议增加农村的文化设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结合华西及周边乡镇的实际情况,我对“十四五”时期“三农”问题有三点建议:一是以差异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农村产业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实现产业兴旺,需在尊重不同乡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二是以高质量的规划,改善农村生态。建议因地制宜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生活条件,保持乡土特色,体现农村特点;建议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农房建设用地需求,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确保既好看、又实用,更有利于生产生活。三是以“富脑袋”为导向,提升农民幸福感。建议增加农村的文化设施,把文化土壤培育起来、把文化氛围营造起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尤其是要在教育、医疗、养老、卫生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老百姓更加看得见、摸得着。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